Skip to main content

LED Lighting

产品概述 半导体照明是一种采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的照明装置,广泛应用于装饰灯、城市景观照明、交通信号灯、大屏幕显示、仪器仪表指示灯、汽车用灯、手机及PDA背光源、电脑及普通照明等领域。LED是英文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的缩写,它是半导体制成的光电器件,可将电能转换为光能。半导体照明相同亮度的能耗仅为普通白炽灯的十分之一,而寿命却为其100倍,被誉为“21世纪新固体光源时代的革命性技术”。 半导体照明产品的构成及其发光原理 与白炽灯和节能灯不同的是,半导体照明采用电场发光。它的基本结构是将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置于一个有引线的架子上,然后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发光二极管的核心部分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晶片,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之间有一个过渡层,称为p-n结。在某些半导体材料的PN结中,注入的少数载流子与多数载流子复合时会把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把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LED因使用材料的不同,其二极管内电子、空穴所占能级也有所不同,能级差的不同使载流子复合时产生的光子的能量不同,从而形成不同波长的光。 由于半导体照明能把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因此从理论上可以产生较高的光效。近几年来, LED的光效提高很快。在1998年,白光LED的光效只有5 lm/W,但在2000年时,白光LED的光效已达25 lm/W,这一指标与卤钨灯相近。2008年7月22日,位于加州的欧司朗公司在开发高亮度、高效率LED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在350 mA的标准条件下,亮度的峰值达到155 lm,效率达到136 lm/W。2009年,世界LED巨头Cree、Nichia新近宣布LED的发光效率实验值分别是161 lm/W@350 mA、145 lm/W@350 mA,这些结果都已经大大超过了现有照明灯具的光效。当然,上述这些都是在实验室取得的,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受散热性等多方面的影响,LED的光效仅只有几十lm/W。不过以当前LED技术的发展速度,相信LED光效的瓶颈会得到突破,从而真正实现LED照明的广泛应用。

Read More

谁发明了人字拖?

“我不知道你们怎样看待日本人,”1952年,一位名叫艾略特-查特的记者写到,“不过我真的喜欢他们的脚。”当时二战刚刚过去7年,很多美国人仍然将日本人看作是敌人,并且对这个国家有关的一切都不信任。然而一种叫做“zori”的日本橡胶拖鞋却在美国杂货店里火了起来,有报道指出是田庄太郎创造的,但是没有考据。查兹宣称:“我国的女士开始穿那种安上了皮条的拖鞋,”并且指出,亚洲的“色情图书”将脚看作性感的部位,于是他相信,日本女人是通过他们的脚趾的曲线来展现自己的魅力。而现在,因为有了橡胶,美国的女人也会如此。 多伦多巴塔鞋类博物馆的馆长伊丽莎白-塞莫尔哈克说,很有可能是起源于日本的工厂。“当时橡胶产业如日中天,”她说,而当地的设计师应当常识制造合成纤维的橡胶。广岛橡胶公司在1950年代生产拖鞋进行出口–那是一些尺寸超大的拖鞋,为了贴合西方人的脚。 “今年,所有我们这些衣着体面的人,在夏天的塔霍湖度假时都穿着拖鞋,”幽默作家弗兰克-约翰逊在1960年曾这样写道,并且还写了一句如今看来是极度带有种族主义意味的话:“稍有点脑子的苦力都会不屑于踩着这样一大块松软的橡胶下稻田,而我们却穿着它到处走。”据赛默尔哈克所说,这种鞋的英文名“flip-flop”也是在20世纪60年代无意中冒出来的,来源于走路时橡胶打在脚底上啪嗒声。那一年,这种拖鞋开始在各地的海滩广泛出现,而很快,美国人也开始相信,橡胶拖鞋一直就是我们的发明。 太空漫游 克里斯-拉文特在他的博客中评述电影服装设计。在电影《普罗米修斯》中,太空船的船员们都穿着人字拖。在太空探险中穿人字拖合适吗? 人字拖是作为在太空船里面的休闲鞋子,当船员走出船舱外面的时候,他们会穿上高度到小腿的太空靴。    你能描述一下这种“太空人自拖”吗?这样我们也好知道未来的店里会有什么东西给我们穿。 他们就是人字拖而已:传统的泡沫底和露脚趾的拖鞋。未来的太空旅行似乎比较舒服。 科幻世界中的鞋子,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种? 是说电影里的吗?我会说是《创 ·  战纪》里的葵拉穿的那双斯潘德克斯弹性纤维的楔形靴子。科幻片一向性感,因为它是在探索未知的世界。那双靴子完全没有实用性。事实上,楔形的靴子会让脚踝几乎无法转动,也很难奔跑,不过那双靴子看起来很有型。炽热的蓝光顺着身体的权限划出线条也一点不赖。 报导指出英国每年有多达20万人因穿着人字拖受伤求诊。穿着人字拖时,脚跟无法如常吸收步行时双脚承受的压力。此外,重心亦从脚跟转到大脚趾,长期会造成大脚趾外翻,亦会令小腿胫骨痛楚。专家认为穿着人字拖对双脚所造成的伤害与穿着高跟鞋相若。 来源纽约时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