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25岁始,朋友变少

Scientists say they’ve pinpointed the time in our lives when westart losing friends, rather than making new ones, by looking atthe phone data of some 3.2 million Europeans. It looks like 25is the watershed age for making new relationships. 科学家们研究了欧洲320万人的手机数据,称已能确定人们是从生命中的哪一刻开始失去友人、而非去结交新朋友。似乎25岁起是结交新朋友的分水岭。 While this isn’t a precise measurement of friendships, it doessuggest that this is the stage […]

Read More

最受欢迎的十大中国菜

What’s your favorite Chinese cuisine? The answer may alwaysbe personal, but what if you ask millions? 你最喜欢吃的中国菜是什么?答案往往因个人口味不同而不同,但如果你问的不是个别人而是数百万人? A list of the 10 most popular Chinese dishes was issued by aresearch body under the China Hotel Association. 中国饭店协会的下属研究院公布了十大最受欢迎的中国菜肴榜单。 The study was based on data generated by China’s major online ordering platforms and publicsurveys in 2015, according […]

Read More

走出家门后完成的游记清单

作家往往给人枯坐书斋、皓首穷经的刻板印象,然而,作家们其实常常旅行,并且热衷于记录自己的心路旅程。他们需要搜集素材开阔眼界,也往往迷恋寻根之旅,或者就做普通的观光与疗养,偶尔也兼差搞搞时事报道。以下 18 部游记,来自最出色的小说家,同样是最出色的非虚构游记。 1. 契诃夫《萨哈林旅行记》 1890 年,契诃夫拖着虚弱病躯,考察俄罗斯的孤岛萨哈林——这是一座天然监狱,羁押着成千上万的政治犯、刑事犯。契诃夫历尽艰苦抵达岛屿,目击种种酷刑,尝试与政治犯对话。他放弃了对自身结核病症的关注,转而思考困扰人类的终极困境。回到莫斯科后,契诃夫历时三年,把这些震动、感悟与噩梦写出,集成一部沉淀深重苦难的传奇游记,由此获得超越。 2. V. S. 奈保尔《幽暗国度》 孤傲愤世大师奈保尔的首次印度之旅。从孟买上岸,一路经过德里、加尔各答、克什米尔,最后来到他外祖父的故里。一场理应充满寻根意味的旅行,却无处不涌现丑陋与贫苦。大师震怒了,用语尖刻,充满绝望。 3. 夏多布里昂《从巴黎到耶路撒冷》 “在所有的情感中最令人愉快的并不是那刚涌起的激情。当我走向雅典时,体会到了一种使我不再会思索的极大的欢乐;这与我见到斯巴达时的情感毫不相同。”夏多布里昂既是浪漫主义的代表,又担任过内政大臣、驻外使节等职务,其美学与身份之间构成一种表面的反差,支撑其后的则是他纯净、优美、节制的语言与准确判断。 4. 陈舜臣《敦煌之旅》 日籍华裔作家笔下的西域魅惑,边塞诗词串连起塞外风光与古寺残影。擅长一手遣词造句一手揉捏打磨史料的陈舜臣,他所形容的长河落日同样栩栩有神。 帕斯《印度札记》 帕斯曾担任驻印度大使六年,他在札记中诗意地洞察了印度的传说与宇宙,声与光,美与力量,艺术与社会的方方面面。 6. 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 1921 年 3 月至 7 月,芥川龙之介受大阪每日新闻社委托,前往中国游览,他从上海、南京,一路行至长沙、洛阳。旅途中芥川拜访了章炳麟、辜鸿铭、胡适等人,并记录下往来对谈、游览见闻、世风民情以及种种政经、文化问题,是中日交流的一手资料。 7. 《卡夫卡游记》 卡夫卡一生并未走过太多地方。比之风景与人事,他更关注内心的历程。这颗封闭又敏感的心无论到哪儿,最纠结最挣扎的不是自我,而是自己还不够勤奋、写得还不够格不够好。普通人并没有他血淋淋自我剖析自我要求的凶狠和深度,倒是擅长给天才盖棺定论 8. 村上春树《远方的鼓声》 1986—1989 年村上春树的欧洲纪行,聚焦希腊与意大利。村上的游记关注日常,却富有深度,幽默流畅的叙述间,形塑出一部立体的文明写真录。 9. 勒克莱齐奥《看不见的大陆》 勒克莱齐奥的拉迦岛之旅,记录了一度未被航海者发现的大洋洲上被遗忘的文明。那些生活在文明和传统冲撞中的人,“对过去无法忘却,对未来却忐忑不安”。2008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博学强记,文字缜密,情感客观。 10. 毛姆《在中国屏风上》 毛姆曾假设,如果困在一个港口无法出航,他可以天天待在船上读侦探小说,或者干脆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气读完。1919 至 1920 年冬季,时年 45 岁的毛姆来到中国,溯长江而上行了1500 英里,不知道他读了些什么,只知道他饱览中国风土与人情,连缀著成 58 篇长短文,尽显中国人形象与个性。 11. 卡赞扎基斯《中国纪行》 1935 年的中国,满是贫穷恶臭,却也开满鲜花,是“世界上最美的城市”,是“不朽的”。20年后,卡赞扎基斯再次游历,红色中国已经喜气洋洋。面对一个古老民族,卡赞扎基斯感到不可思议地兴奋,也有不可避免的遗憾。中国跟希腊一样,丢弃传统毫不犹豫,但传统的魔力并不受一时一地人的掌控。 12.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