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经济”究竟是啥?它给各个行业带来了哪些颠覆性创新?在我国处于何种发展水平?未来的发展趋势又将如何?…… 所有的盲点、误区、疑问,由腾讯研究院推出的《中国分享经济全景解读报告》都将为你一站式解决。 腾讯研究院认为,分享经济是公众将闲置资源通过社会化平台与他人分享,进而获得收入的经济现象。 分享经济的四种商业范式 基于供方和需方的分享主体类型,分享经济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的商业范式。 C2C模式——自由市场的回归 分享经济典型为C2C的模式,每个人既可以是生产者,也可以是消费者,商业不再由中介垄断,而是个体作为供需方直接对接。 C2B模式——众包和众筹成为潮流 企业借助于社会化力量运作,通过众包满足临时性的劳动力需求,企业虚拟化运营发展。通过股权众筹便捷获取社会化资金运转。 B2C模式——“以租代售”的战略转型 企业以“以租代售”的战略,颠覆传统面向消费者的卖新和卖多行为,从销售产品向提供租赁服务转型。 B2B模式——从消费到生产的分享 企业与企业之间分享其闲置资产,从有形的闲置资产共享到无形的产能共享,帮助企业更好的通过协作实现双赢。 中国分享经济出现爆发现象 分享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晚于海外。随着2010年中国智能手机和O2O普及,许多分享经济企业于2011年前后开始创建,历经几年发展,从2014年开始爆发,目前处于分享经济发展的黄金期。 (1)2010年前,分享经济企业零星萌芽:猪八戒网成立于2006年,273二手车成立于2003年,P2P借贷信而富成立于2005年等。 (2)2011年,我国分享经济企业起步:途家、蚂蚁短租、游天下等短租平台创建,短租行业格局出现。全国最大的P2P网站陆金所成立,P2P金融快速发展。国内医疗知识分享代表春雨医生成立。音频自媒体蜻蜓FM成立。远程外教51Talk成立。 2012年,现象级企业滴滴成立,P2P租车平台PP租车进入市场。 2013年,全国首家众包快递企业人人快递成立。文字自媒体平台百度百家成立,众包家政服务e袋洗成立。 (3)2014年,分享经济领域的新增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倍,分享经济在我国步入爆发期。 在多个领域全面铺开:滴滴专车上线,拼车、租车多家企业创建,回家吃饭、觅食为代表的私厨起步,股权众筹起步,C2C二手车增加,办公共享增加,个人服务您说我办、河狸家等成立。 2015年,分享经济继续保持着高速的发展,分享经济在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滴滴顺风车、巴士和代驾上线,网购二手交易应用淘宝闲鱼、58转转、京东拍拍二手上线,在行的达人分享模式出现,百度外卖、美团外卖上线众包物流等。 黄金期:分享经济独角兽企业崛起 在全球估值最高的独角兽TOP20中,分享经济企业占据七席。 我国分享经济独角兽企业超过16家,覆盖P2P金融、出行、教育、专业服务、医疗、自媒体、物流、短租/长租的八大行业。 黄金期:分享经济准独角兽企业涌现 分享经济除了涌现出多家独角兽企业外,涉及领域估值超过10亿元的典型企业也超过30家,累计估值金额超过700亿元。其中以近1/3集中在出行和金融分享行业,其他领域也多有分布。 BAT在分享经济领域抢先布局 据不完全统计,BAT在分享经济领域,关注比较多的行业是出行分享,对于二手交易、专业/个人服务、教育、P2P网贷、自媒体和众包物流等均有所布局。 黄金期的红利还能享受多久? 2008年金融危机是分享经济爆发的契机。人们通过分享经济节约支出获取收入,促进了分享经济发展。 支出——“省钱”是人们参与到分享经济的核心因素。分享经济以租用或者买卖二手物品的方式,为人们提供更加廉价的产品或服务。根据Vision Critical调研显示,价格因素是人们参与分享经济的核心动力,如果分享相比购买能够节省25%的费用,50%左右的购买者将会转为分享。 收入——“兼职”工作机会能够帮人们获取额外收入。经济衰退背景下,兼职工作人数迅速上升,人们开始转变工作的惯式,通过分享闲置时间赚取外快补贴家用。据Boston Fed调研发现,超过三分之一拥有非正式工作的受访者表示,非正式工作有助于抵消经济衰退影响。 全球经济处于疲软周期,在全球GDP增速不超过5%的情况下,分享经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我国GDP增速自2010年之后持续下行,2015年GDP增速收于6.9%,未来5年将保持新常态发展,正由较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传统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匹马车疲软,急需新的增长动能,分享经济发展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的创业机会分析 基于市场竞争程度+政策导向+市场空间+用户痛点程度,分析分享经济创业机会。 腾讯研究院基于行业研究认为,教育分享、医疗分享和众包物流等属于比较适合创业者切入的细分领域,属于市场空间大,竞争格局尚不清晰,用户痛点程度大的领域。其次专业/个人服务、短租、自媒体和私厨。出行领域需要找到现有巨头比较薄弱的细分市场,而P2P借贷和股权众筹受国家政策影响,前景尚不清晰。 (马雪梅|编辑) http://www.hbrchina.org/2016-03-18/3930.html
Category: Life
30 歲轉業,還來得及嗎?
「我三十歲,畢業的大學普通、經歷一般,正在中國工作,我沒有很喜歡這份工作,但是薪資比台灣高。我很想回台灣,我很想作自己想做的餐飲,但是我不知道現在轉業是不是還來得及,律師你可以告訴我嗎?」 我可以告訴你啊!當然,因為我就是個三十歲決定轉業的人。 我其實不是很確定你轉業能不能成功,但是我應該可以肯定幾件事: 1. 如果你在台灣不會成功,你到中國也不會 你在台灣,有熟悉的環境、法律制度、人脈,如果這麼好的條件都不知道該怎麼利用,就算有讓十三億人都驚呆了的本事,那也只是自己騙自己而已。 懷才不遇?為什麼中國就會讓你如魚得水?你到中國發展,究竟是因為「聽說」那裡好,還是有目標、有組織的想真正做事?如果想做事,為什麼台灣這麼熟悉的環境你還做不起來?因為中國的工作環境與機會比台灣好?你一定是誤會了。二千三百萬人都競爭不過,還要跟十三億人面試? 2. 你不喜歡這份工作,這是最大的問題 你不能選一份自己毫無感情的事業,讓自己寶貴的青春虛擲在那裡。三十五歲的工作不能是因為賺錢而已,不然職場壽命很快就會枯萎。 既然已經隱約聽見真正的工作魂在呼喚你,那麼就應該停下腳步,想想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你喜歡餐飲嗎?那就把你的靈魂融入烹飪,找出最好的食材、最棒的烹調、最適合的伙伴,磨練自己的個性與能力,存點錢以後,做出自己自豪的食物。 這需要時間、需要金錢、需要歷練,但是,如果坐以待斃,十年後你還是一樣,然後就被公司一腳踢走。不要怕失敗,反正你本來就什麼都沒有。 3. 轉業永遠不會晚,所有的過去都會是現在的契機 我曾經嘗試過想要當會計師,後來我發現,別人唸一週就可以贏過我唸一個月,這時候我直接放棄。 所有的過去,其實都在建築你的未來。前幾天我有一場讀書會的專題演講,題目是「正義:一場思辯之旅」,我必須承認,這是我這一年來談過最喜歡的題目,因為主題在幾個重要的哲學家,我談了邊沁、彌爾、康德、羅爾斯這些人,他們的功利主義、純粹理性批判、契約論、正義論,是我非常熟悉的主題,我把他們的思考模式套入管理學,引導聽眾往「何謂正義」的理路思考。 為什麼我會這種看起來很冷門的東西?因為我曾經在補習班教授西方政治哲學史,大約教了十年,我非常喜歡這個科目,即使當年大家都覺得念這個冷門科目沒用。 是誰說沒用的?這年頭我們講的是多元化與通才。哲學家懂法律,可以更深入的理解法律的制訂原則;經營者懂哲學,可以更清晰的思考決策理路;餐飲業者懂歷史,可以做出春秋戰國時代的美食,你只懂餐飲、法律、管理?那是不夠的。專業這年頭到處都是,但是通才與善良,可是越來越稀少。 4. 請找到你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而且一生懸命的往前衝 在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說中,最迷人的景點之一,就是九又四分之三月台。這月台據說在倫敦的國王十字路車站,也是進入霍格華茲學院的重要入口。要進入這個入口,就必須大膽直接穿越,不要怕撞牆,中間不要停,才能順利進入這個月台,否則就會在入口處碰壁,跌個四腳朝天。 不僅是魔法世界,人的一生中,其實有許多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只是我們都視而不見而已,因為我們都習慣走第九月台,或是第十月台,不會習慣有一種四分之三月台的概念,所以哈利波特才會在第一次聽到這個月台名稱時瞠目結舌,因為怎麼會有一種月台,竟然是四分之三? 當找到這個月台時,我們的態度就應該是不斷向前衝,就像電影中,哈利波特要進入霍格華茲學院,就必須奮力衝向這面牆。基本上,毫無猶豫的衝向這面牆,這時候可能會有兩個下場,第一種是撞牆;第二種就是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 撞牆的可能性高嗎?當然很高,因為我們即將從一個熟悉的領域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可能這個世界並不歡迎我們,所以撞牆反彈,讓自己遍體鱗傷。 但是,至少我們發掘了自己的另一個不可能;如果僥倖進入一個全新的國度,那麼,我們就可以像莎士比亞的「暴風雨」中,米蘭達公主看到人類的領土時,驚呼:「What a brave new world~(真是美麗的新世界)」。閉上眼睛,奮力向前衝,我們就有機會發現自己的美麗新世界。 人生當中,發現自己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是很重要的,墨守成規可能很好,但是這個「成規」,必須是自己喜歡的「規」,否則這樣的墨守成規,只會讓自己是溫水裡的青蛙,很快就會被煮熟。一旦找到自己的月台,不要怕,認真往前衝,或許我們都可以像米蘭達公主一樣,發現自己的美麗新世界。 這是我告訴我自己的一句話,也提供給你做參考: 勇敢一點,大不了,一切重新來過而已。 http://www.managertoday.com.tw/columns/view/52912
数据告诉你,每次只专注一个任务
你或许曾怀疑: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其实会适得其反,降低工作成效。如今,新数据证实了这一观点。下面的图表呈现了两名员工在一天内通过电脑完成的工作量。其中,员工一转换注意力的次数相对较少,而员工二则在不停地切换任务。除这两名员工外,还有数千名电脑用户通过RescueTime这一软件来追踪自己每天的电脑使用情况。通过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客观描绘出现代员工每天平均切换数百次工作任务(不包括在智能手机上操作的任务)的忙乱景象。根据RescueTime首席执行官乔·赫鲁斯卡(Joe Hruska)的说法,员工切换工作任务的次数越多,完成的工作量反而越少。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每次专注一个任务,你会完成更多工作。 点击看大图 员工一:管理者的梦想员工 一上班,她就马上进入忙碌的工作状态,而不是先放松(发邮件或者浏览网页)。没有工作成效的时间大概为上午10时。这时,她通常会喝一杯咖啡,让自己恢复精力,以提高后续工作效率。 她离开电脑的时间,大部分都集中在午餐时间里,这一点很不错。 她会在下午3时的时候,最后休息一下,但与往常一样,她会很快回到工作中。 员工二:注意力分散的工作拖延者 一上班,他先做一些打发时间的事——听音乐、玩游戏,浏览社交网站。颇为讽刺的是,这是他注意力最为集中的时段,而他却在做最没有工作成效的事。 注意一下柱状图的长度:他在一小时内安排了远远超过60分钟的任务量。他是强大的多任务处理者,但却并不长于此道。 精力极其不容易集中的时段为下午2时至近4时。这之后,他开始集中精力,试图把逃避了一整天的工作草草结束。(邓小莉/译 陈圆妮/校 张可/编辑)